国宝古山茶如约怒放
曾经坎坷的溱潼古山茶现在已成“国宝”。高林胜摄
溱潼的春天,是从旧巷深处那一抹古山茶的绝世之红开始的。
站在小镇的任一个高处,你会看到青砖黛瓦的古朴旧色中,那一丛“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的古山茶探出院墙,嫣然怒放——历经宋元明清千年,这株国宝级的古山茶如约在清明之际花开万朵,作为4月5日开幕的溱潼会船节的重头戏之一,古山茶在湿漉漉的水汽弥漫中,诉说着“千年古茶隐谁家”的小镇情怀。
多少年了,每年与这株千年古山茶的谋面,成为扬子晚报记者探班溱潼会船节必须要完成的一个约定。历经千年磨砺愈加苍翠娇艳,大红金心的花朵如火如荼,惊艳袭人。而清风明月中,俯身石栏,似乎还能从井底微微闪动的花影清皋中,分辨出古山茶诉说陈年旧事的喜怒哀乐。
近年来溱湖湿地磅礴而起的旅游热潮,让这株坎坷古山茶大放异彩。经国内外专家多方考证,溱潼古山茶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人工栽培山茶基径最大、树体最高、树龄最长,而又生长在长江以北的唯一一株万朵古山茶,它也由此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国际茶花协会主席格里高力·戴维斯先生曾对溱潼万朵古山茶作出如此评价:这棵千年“松子”山茶树,确实是国际山茶树的一笔巨大财富,世界茶文化遗产,为全球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
此后,这株有着“世界茶花王”之誉的“国宝级”古树,此前已与云南丽江茶花王结为“姐妹花”,与台湾草山红山茶喜结“团圆树”。
“古山茶,是小镇之魂”,溱潼管委会主任秦永金道出了溱潼人自古以来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古山茶的保护。茶花树生长在古镇中心,四面房屋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起着挡风保温的作用。数百年来,周围的房屋几经翻建,而按照溱潼人的习惯,每翻建一次房屋,地基都需要加高一些,不知不觉,茶花树根基就高出地面1米多,为它更充分吸收营养、争取阳光创造了条件。此外,树旁的浇花井,经专家论证掘于宋代,与该树树龄相仿,想必就是当初为它而掘,以提供浇灌的水源及排水的去处。
古山茶千年来又历经多少磨难?久远的宋元明暂且不谈,单说清代水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曾发生一次大水,苏北地区一片汪洋,当时只能见到溱潼水云楼、泰州望海楼的屋脊。又据1993年版《泰县志》记载:民国20年(1931年)6月至7月,大雨,江淮湖海并涨。8月,里运河堤决,全县90%农田被淹没,下河淹死2500多人,为数百年罕见……一次次灭顶之灾,古山茶竟一次次奇迹般存活下来,护佑着溱潼子民。
出于前世的感恩,出于后世的传承,今年会船节期间,一部名为《溱潼之恋》的电影将在小镇开机,演绎着发生在这株“全球茶花王”下的水乡故事。(孔纬 路叶)
- 上一篇:钢管舞国家队进行训练
- 下一篇:央视误报非典元凶名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