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九
《无量寿佛》44X65Cm 洒金纸
图《无量寿佛》44X65Cm 洒金纸。 历史上很多画家都画过佛,并创作出很多不同的样式,有的偏爱庙堂的样式,也有的偏爱苦行僧的样式;有的庄严郑重,有的萧索冷静。而我在这幅作品中,只画了一尊佛盘坐在山石上,后面有一点绿色的小树叶。画面简洁而干净,红色和绿色既有对比又很和谐。佛的神态慈悲而安祥,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意境。因为每当拿起笔画佛时,都会想起年少时胡佩衡老师和我说的话:“齐白石画佛,总是把他自己的善良画进去,所以齐白石画的佛都是慈善的。”老师的话直到现在都在影响着我,我一直勉力自己作到“我自有我法,佛心既我心”,这也是我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态。
阿弥陀佛(梵语),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经典中,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并不太了解,认为念佛求往生,是消极的。殊不知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具有普度众生的胸怀,在世间展现佛法的普世价值。正是由于我们自力怯弱断不了烦惑,才冀望阿弥陀佛来帮忙。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设立往生的门槛很低,只要众生信愿持名,无论烦惑业障多少,悉蒙弥陀愿力得遂往生净土。
净宗的悟性属于般若智慧,这需要有善根默契于心。修持时要做到一心不乱,万不可起别念,志在修心,古人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话是对的。
无量佛三个字,包含两个含义,“佛”在梵语中是觉的意思,是智慧,也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里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无量是指无尽的时间、无尽的空间、囊括一切。无量佛则是说:无尽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大智慧。无量寿、无量光,可以说是把一切都概括了。“寿”是讲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光”是讲空间。净土宗专修往生法门,无量寿在一切无量中则显得更为重要。净土宗最值得我研究和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净宗强调了大乘的根本精神,普度众生,具有最大(无量)的普世价值;再一个就是对人生命的特别关注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些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关注一下净空大法师讲《无量寿经》。
学习笔记
一种我自己的学习方式,《张守涛书画》平台还将陆续推出《守涛悟道》、《守涛论艺》、《礼乐与书画》等专题。《守涛学佛》拟包括:我画佛说;禅、禅宗与禅画;历史上重要佛教画家和禅画画家。
我们期待着在儒、道、释文化的学习中和您一起体验艺术闳约深美的魅力。
- 上一篇: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十
- 下一篇: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八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