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十
图一《灵隐寺天王殿
》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名列中国十大古寺之一和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一千多年的历史,最鼎盛时,僧人达到三千多众,殿宇房舍一千三百多间,号称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但是灵隐寺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寺院,历史上经历过排佛灭佛运动后的萧条,又多次遭受大大小小的火灾。灵隐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五百罗汉堂、天王殿,还有飞来峰那尊石雕大肚弥勒像,据说是国内最早的弥勒造像。
前年有人约我参加一个佛教活动的书画展,我思来想去画些什么呢?画禅画、佛像这类题材的作品又可能太多了。如果发挥我山水画的优势,画灵隐寺的天王殿,有树有建筑可以构制一副不错的山水画作品。何况殿内还供奉着韦陀菩萨独木香樟雕像,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更为有趣的是殿的大门上挂了两块匾,上面是康熙皇帝题的“云隐禅寺”,下面是民国时著名文人居士黄元秀题的“灵鹫飞来”,匾中又内含着有趣的故事。这样我就创作了《杭州灵隐寺天王殿》这幅作品参加了展览。
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来到灵隐寺,主持请他题个匾,康熙信手挥笔,在纸上写了个老大的“雨”字,可是“灵”字按老写法在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摆不下了。急得皇帝下不了台,最后 在一个随从的暗示下,将错就错,写成“云林禅寺”。这块匾挂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并不买皇帝的账,仍叫它“灵隐寺”。现在看到康熙题的“云林禅寺”,总让人不由得想起这个脍炙人口的笑话。题写“灵鹫飞来”的黄元秀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年轻时即皈依佛教,与弘一、黄兴、秋瑾等人交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灵隐寺重建天王殿,方丈请他题写“灵鹫飞来”四个大字,刻於巨石之上,又刻匾悬于天王殿。黄老居士1954年在他的家乡杭州去世,享年71岁。他书写的牌匾“灵鹫飞来”至今仍和康熙皇帝题写的“云林禅寺”一起挂在天王殿上。
图二 黃元秀题《灵鹫飞来》
图三 康熙题《云林禅寺》
学习笔记
一种我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画家角度看世界。《张守涛书画》平台还将陆续推出《守涛悟道》、《守涛论艺》、《礼乐与书画》等专题。《守涛学佛》拟包括:我画佛说;禅、禅宗与禅画;历史上重要佛教画家和禅画画家。我们期待着在儒、道、释文化的学习中和您一起体验艺术闳约深美的魅力。
- 上一篇: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十一
- 下一篇:画家张守涛之《守涛学佛》之九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