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宜美身陷模仿漩涡
宜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第一家嘉宜美家居连锁商超。2012年11月,嘉宜美天猫店正式上线。在此之前,嘉宜美的生产厂家是宜家在国内的代工厂之一,后因各种原因双方终止合作,在2011年“关系决裂”。
也正是如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体验店的环节到处仍有着原先代工品牌的影子,但实际上是宜家代工厂家转型,自己贴牌、自己开店、自己销售。”
“影子宜家”陷模仿质疑漩涡
事实上,此次嘉宜美在北京南四环开的第一家实体店让嘉宜美陷入了“模仿宜家”的质疑漩涡。很多人质疑嘉宜美“这样的模仿,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或者是在打擦边球”。
“用通俗的说法,模仿的一方就好比是在‘傍大款’,利用被模仿一方的名气、人气,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影响力或者销售。但是这样的模仿一定是要有法律底线的,比如说,模仿如果到了造假的程度就是不能被接受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何山表示,在“类似的行为是否触犯法律边界”的问题上,如果“被模仿”的一方有相关的专利申请,“模仿”的一方就构成了法律上的权利侵犯;如果被模仿方并没有申请专利保护,就要看所谓的模仿行为是否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误认,需要进行详细的比对,才能最终判断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家居行业2011年的市场达1.5万亿元,空间巨大。“国际巨头们开店的速度相对迟缓,国内家居品牌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单纯的风格模仿,或者简单的价格优势,是很难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对于冀求转型升级的国内家居品牌而言,更应该学习的是这些国际巨头的全球采购模式、成本控制、质量监管等真正的内核。”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文/本报记者 任笑元
新闻追踪
宜家对“影子宜家”尚未表态
有意思的是,截至昨天记者发稿,宜家方面对于这家“影子克隆”的出现并没有发表评论。宜家相关公关负责人仅仅是向记者一再强调:“迄今为止,宜家在北京只有四元桥一家商场。”她同时表示,英特宜家系统有限公司(Inter IKEA System B.V。)是宜家商标的拥有者,将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全方位地对宜家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并对侵害宜家利益的行为采取行动。
自助选购架也提供免费铅笔和卷尺 (2 /3张)
这个价签看着“眼熟” (3 /3张)
- 上一篇:房产税二轮试点
- 下一篇: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统一登记正在积极推进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